得益于旅游消費持續走高和國家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文旅小鎮的建設全面鋪開。“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把文化產業打造為國家支柱性產業。文旅小鎮成為了繼全域旅游后的又一個旅游熱詞,小鎮度假型生活方式正在迅速躥紅。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推進,很多文旅小鎮的景觀條件、整體基礎建設跟消費水平不錯,但仍有一些因素限制著小鎮進一步的發展。

當前文旅小鎮發展的痛點是什么?
一是缺乏專業的商業運營管理。小鎮發展的核心不是開發,而是在于運營。很多文旅小鎮缺乏專業的運營能力,導致景區排隊擁擠、承載力不足、游客投訴頻繁等現象發生。
二是依賴單一的“門票經濟”。文旅小鎮的消費特征包含觀光型和度假型,以“吃行游樂娛”為主。游客一般是就近消費,消費時間短,基本沒有住宿和夜間消費,其消費金額有限,門票和農家樂往往是最大的消費。
三是旅游資源過于分散,游客體驗較差。小鎮旅游資源豐富,但管理和營銷相對分散,多而不強,各自為戰,缺乏聯動,只能發展一日游。各個資源間規劃銜接不暢,未成形成“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旅游格局。
用數字化打破文旅小鎮發展的僵局
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我國數字經濟迅猛發展,日益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文旅小鎮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在數字經濟下,運用數字化大力推動文旅小鎮運營管理升級,優化文旅小鎮旅游產業結構。
路通物聯基于文旅小鎮的運營管理,通過數字化加持,讓特色鮮明、產業發展、綠色生態、美麗宜居的文旅小鎮,真正能將“游客”留下來。
1.架構多業態管理中臺,打破數據壁壘
依托數字化平臺,規劃和整合小鎮所有的旅游資源,將旅游產品串聯起來,推動文旅小鎮中吃住行游購娛等資源全要素上線,實行多業態智能管理。打破各自為戰、同質化競爭的市場格局,形成資源共享、良好互動的發展局面。
2.搭建會員平臺,實現精準營銷
構建會員營銷中臺,推出創新型旅游產品——景區旅游惠民卡、美食積分消費卡、出行租車折扣卡,解決地方游客數量少的問題、促進消費積累存量,增強會員粘性。
通過各渠道數據的記錄和分析,去揣摩、挖掘用戶需要什么。根據用戶畫像和標簽定制發送策略,實現智能化的精準觸達,讓營銷更智能、獲客更容易。帶動景區智慧化轉型,為景區帶來流量,有效提升景區收益,且讓游客旅游無門檻、出行更優惠。
3.多業態底層應用,輕松實現智慧管理服務
依托全域旅游數據運用,以“智慧旅游應用系統”實現語音導覽、一碼通等在小鎮的全面覆蓋,并推進智慧化工程服務體系建設。把小鎮的建設成果全面接入“智慧旅游”體系之中,為廣大游客帶來真正的數字化文旅體驗。
交通便捷:數字化實現智慧出行
智能導覽,結合手機攝像頭和LBS技術采集的地理位置,一鍵導航到景區,大大降低游客在景區繞路迷路的概率。全景內還嵌入多語種語音講解,對景區的歷史及背景進行介紹。
智慧停車無感支付,運用OCR車牌智能識別,IOT物聯網,5G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停車場管理方式實現數字化停車場管理方實現數字化停車場管理和無人值守。
解決小鎮景區游客流量大、難以控制的問題,使景區提高客流通過率,緩解節慶壓力,降低人力成本。
增加創收:數字化助力智慧營銷
智慧餐飲系統,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為餐飲店量身打造,可精確獲取用戶畫像、采集旅游消費數據,判斷顧客的購買需求和偏好,針對性地進行推送。小鎮管理方可通過管理后臺實時監控數據,為后續優化業態做依據。
電子票務系統打通底層系統支撐,智能軟硬件模塊可獨立、快速上線,幫助用戶拓寬銷售渠道、加強管理、匯聚數據及資金。游客在線上進行預約,無需在景區排長隊。
手信電商平臺,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營銷的新零售模式,讓游客體驗“無行李購物”,享受智能化旅游服務。游客可在小程序上鏈接電商平臺,購買旅游目的地的特色農副產品、手信特產、文創IP、旅游紀念品,會員送禮、分銷等社交化工具提升銷售轉化率。
如今,數字經濟持續推動著文旅產業發展升級,旅游目的地數字化已成未來發展趨勢。路通物聯借助自身旅游大數據和專業技術優勢,充分對接小鎮旅游發展定位,強化小鎮旅游格局,助力其能給提高整體信息化管理和運營能力,打造數字化文旅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