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年國家不斷提出關于數字鄉村的建設指導文件,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鄉村振興已經是當下最重要的事,隨著城市數字化的建設飽和,鄉村數字覆蓋也開啟了新的篇章。

2021年國家發布數字鄉村示點,各省市也在不斷的把鄉村數字化提上日程,然而目前大家并不知道如何來建設這最后一公里的信息化,由于鄉村的基礎設施較差,可實現數字化的條件并不允許,大跨步的建設,所以還要因地制宜,根據鄉村的特色,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提升人民的滿意度,讓數字化鄉村為振興插上翅膀。
總體來說數字鄉村的建設離不開幾個大的板塊,黨建、治理、特色文化、智慧農業、鄉村電商、智慧旅游幾個大內容來指導建設,鄉村是數字化的最后一公里,要想用好這個平臺,需要黨員干部、村領導進行牽頭發揮引導作用,以建設黨建為中心的各平臺,發揮好每個鄉村黨員的用,然后就是治理,鄉村治理可以說是我國目前數字化最薄弱的環節,需要做的群防群治,這點可以參考城市治理的板塊,把農村的百姓切實可需的問題給解決,比如百姓辦事流程簡易化,也能實現足不出戶辦理各種業務,為貧困百姓在申領低保、精準扶貧上提供最便利的流程等。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這些年有很多的鄉村,把自己的家鄉原有的文化給拾起來了,發展了旅游也提升了百姓的收入,那么數字鄉村的平臺建設,需要為百姓提供一個可對外的平臺,讓前來游玩的、購買特色商品的人,提供一站式平臺,同時也讓當地的特色產品又多了一平臺進行銷售。智慧農業這是一個大的命題,總的來說是精準管控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數字化,通過一些物聯網設備傳感器,能夠實時的環境變化、土壤變化等,利用更加科學的手段管理農產品生產全流程,但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讓新時代的農民了解它的好處,可以先進行試點看效果,慢慢實現農業數字化。如果有條件的鄉村,發展旅游經濟是一條最好的道路,在浙江安吉就是比較好的案例,幾乎所有的農民實旅游致富,每家都是民宿,每個鄉村都是旅游景點,每年接待游客量巨大,為當地百姓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同時又保護了一自己家的環境的,他們通過數字營銷方式,慢慢讓全國人民認識到這個地方,同時打造出來多個網紅景點村,把數字化利用的淋漓盡致,智慧旅游也是當地建設的一個重頭戲,到處可見的二維碼為游客提供了便利,游客只需要一碼即可暢游整個安吉,實現了在線解決吃住行。